海报新闻
海报新闻记者 孙杰 赵鹏程 临沂报道
在武警临沂支队机动中队的营区,站在英雄张楠的雕像前,中队“张楠班”官兵吉宇久久凝望,思绪被拉回2018年自己入伍之初……
“那时,我老家的武装部长就指着雕像对我说,这里是最好的成长之地。”这句嘱托,如同一粒火种,点燃了他心中对英雄之地的向往。
2025-08-03,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馆警卫战士张楠不幸壮烈牺牲。作为武警山东总队临沂支队一中队班长,张楠生前所在部队没有忘记英雄。十年间,张楠持枪警戒的雕像就在营区屹立,英雄的事迹也被战友们铭记。
十年时光流转,张楠却从未走远。当吉宇通过考核终于踏入机动中队时,他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融入了英雄的气息。中队故事会上深情讲述张楠的事迹,训练场上“张楠班”的呼号响彻云霄……吉宇说,张楠早已成为他们不可分割的精神血脉。
英雄的血脉是在每一次自我超越中澎湃奔涌。在武警临沂市支队3000米冲刺的比武场上,战士周铁建为驱散疲惫,冲击极限,毫不犹豫地用掌掴自己来换取瞬间清醒;武警山东省总队巅峰特战比武的攀登高墙下,战士冯振为争分夺秒,主动不穿护具,任凭小腿在粗糙墙面上刮擦仍奋力向上。
在吉宇眼中,战友们这些咬牙坚持的瞬间,那不顾伤痛的身影,无不闪耀着张楠精神的印记。“我们身上,都有张楠班长的影子。”他这句朴素的心声,道出了机动中队官兵共同的精神图腾。
英雄的精神更在平凡个体的淬火蜕变中展现伟力。初入军营时,吉宇的3公里成绩在班里垫底,只能跑出13分多。在张楠精神的感召与中队的熔炉锻造下,曾经的“吊车尾”迸发出惊人能量。吉宇说,在“巅峰魔鬼周”的严酷考验中,他于“隐蔽接敌”科目勇夺总队第二名,曾经遥不可及的3公里,如今已稳稳跑进11分大关,最快甚至达到10分20秒。“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。”吉宇的话语里充满自豪。
十年间,张楠精神如不息星火,点亮了一代代官兵的奋斗之路。
“‘英雄中队’四个字,是沉甸甸的责任。”吉宇的感悟凝结着全体官兵的信念,“它要求我们不仅学习张楠班长,更要活成他的样子,把他未竟的使命扛在肩上。”
入伍七年,张楠的精神坐标始终指引着他前行的方向。在这片沂蒙热土上,英雄张楠的名字早已超越个体,升华为一面不倒的旗帜、一种传承的基因。
十年,足以让记忆模糊,却让信仰愈发明晰。当吉宇和他的战友们迎着朝阳开始新一天的训练,当“张楠精神”在一代代沂蒙卫士的血液里奔涌不息,那尊沉默的雕像仿佛被赋予了生命——英雄张楠并未离去,他以万千奋斗者的姿态,在这片忠诚的热土上昂然挺立,继续守护着山河壮丽、岁月安宁。
责编:杨童童
审核:高娜
责编:高娜